星期四, 27 3 月, 2025

自閉症治療有望!精神益生菌提供新希望

Share

自閉症源於神經發展異常所造成的行為與認知障礙。擁有自閉症症狀之患者從孩童期便會開始出現自閉症三大特徵,分別是社交障礙、溝通困難,不斷重複侷限性的行為:無法適切地表達情感和與人交流,時常說出突兀話語或做出不合時宜的行為。自閉症患者就像生活在一個”只有自己”的星球裡,有著一套獨特的生活規則,而這也讓他們被稱作是「來自星星的孩子」;不同的自閉症患者之間的自閉症症狀有著懸殊的個別差異,謎樣的成因更驅使許多科學家積極投入相關研究。

美國自閉症協會 The Autism Community in Action (TACA)於2023年3月分享了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於2020年的最新調查報告[1],指出罹患自閉症的兒童比例逐年顯著增長,大約每36個兒童之中就有1位罹患自閉症,相較於2018年每44個兒童中有1位增加了18%,更與2007年時發布的第一份調查報告相比足足增加了417%。據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的調查資料[2]顯示,台灣自閉症者人口數在2023年突破20,000人。目前自閉症並無有效藥物或治療方法,只能藉由早期療育減輕障礙程度。由於眾多臨床研究發現逾四成自閉症患者有腹瀉、便祕或腹痛等症狀,許多案例甚至符合腸躁症的診斷標準,因此醫界也開始針對自閉症與腸道健康之間的關係提出各種理論。

哈佛研究:自閉症起源於消化與免疫系統失調

腸道是人類第二個大腦,腸道內有數量僅次於大腦的神經元,腸道與大腦的神經元非常頻繁的通信,並透過內分泌、神經、免疫和代謝途徑相互影響,兩者之間是雙向互通的。哈佛醫學院的助理教授Martha Herbert 使用MRI掃瞄檢查自閉症孩童的大腦,透過解剖檢查大腦及脊髓液後,發現大腦中充滿被激化的免疫細胞與發炎因子,較正常兒童的大腦腫脹。她在2005年發表研究:「自閉症:大腦失調,或是身體系統失調影響大腦?」指自閉症的病根並不在大腦,而是來自腸道與免疫系統等外部雜訊與噪音造成大腦的障礙[3]

菌腦腸軸線:破解自閉症謎團的關鍵

自閉症會好嗎?相信自閉症能否治癒的問題,也正是許多人心中的疑問。近10年來,科學界興起探索腸道微生物如何與人類共生共存的研究風潮,進一步提出「菌-腸-腦-軸線」,指出腸道菌能直接影響中樞神經,中樞神經也會直接調控腸道菌。事實上,自閉症患者的腸腦菌相相較於非患者,有較高比例的厚壁菌門與較少的擬桿菌門菌群。假設菌腦腸軸線理論為真,透過改變腸道菌相是不是就能逆轉患者大腦裡的障礙?而研究結果顯示改善腸道失調確實有助緩解自閉症症狀,有些學者甚至將益生菌譽為改善自閉症神經行為症狀極有前景的治療方式[4]

2013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台裔女科學家蕭夷年 (Elain Hsiao) 在動物實驗中證實了腸道菌與腦部之間的緊密連結,她為懷孕母鼠注射模仿病毒感染的物質,活化牠們的免疫系統。而注射後的母鼠產下的幼鼠展現出各種類似自閉症特徵之行為,包括焦慮、典型的重複行為與受損的社交互動。研究發現,幼鼠的腸道和腸道菌相都產生變化:腸道菌組成不平衡、腸漏情形變嚴重。

更重要的是,這項研究使用來自人類腸道的脆弱類桿菌 (Bacteroides fragilis) 治療這些類自閉症特徵的幼鼠,幼鼠的腸漏症狀消失,血液裡的4EPS (4苯酚硫酸鹽) 數值也降低,經治療後,類自閉幼鼠的腸道菌相不僅更趨近於健康鼠,同時焦慮降低、不再做出重複行為,溝通行為也增加。這個設計縝密的研究[5]發表於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Cell》,引起不少科學界的關注,也開啟了醫界對益生菌與自閉症研究的濫觴。

2016年,美國休士頓貝勒醫學院的 Mauro Costa-Mattioli 博士也在《Cell》發表了相關論文,證實類自閉小鼠的腸道菌相與社會行為有清楚的關聯,而補充益生菌增加了類自閉小鼠對於社交互動的興趣,延長牠們與同伴互動的時間[6]

研究1:ps128精神益生菌有助於緩解自閉症症狀

自閉症治療曙光-ps128精神益生菌具有調節免疫及抗發炎作用,在母子分離模式的動物實驗當中證實能緩解小鼠焦慮症狀,調節多巴胺與血清素的濃度,這些優異的實驗成果與上述自閉症動物實驗極為近似,讓台灣陽明大學蔡英傑教授率領益生菌研究團隊率先投入自閉症的人體實驗。

研究成果顯示PS128能夠使多項自閉症三大特徵獲得改善,尤其在是焦慮、強迫、過動、衝動及對立反抗等行為改善最為顯著。本次研究結果亦顯示,在服用PS128的受試者中,PS128對於7-12歲較年輕之受試者有著更顯著的行為改善效果[7]。基於上述研究與發現,陽明大學於2020年與馬偕醫院偕同合作,針對學齡前自閉症兒童進行第二項臨床研究,也與美國哈佛大學及麻州總醫院合作,運用腦造影技術追蹤並觀察自閉症兒童使用PS128益生菌後的人體臨床,而研究結果依證實PS128能有效改善自閉症相關行為。

【研究方法】

研究人員使用PS128精神益生菌進行隨機雙盲實驗,邀請80名7-15歲自閉症男童接受臨床實驗,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連續28天,每天服用2顆PS128或安慰劑膠囊。受試男童的家長在實驗前後各使用下列量表評量孩子的情緒與行為:臺灣版自閉症行為檢核表 (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Taiwan Version,簡稱ABCT)、社會反應性量表 (Social Responsiveness Scale,簡稱 SRS)、兒童行為量表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簡稱CBCL)、兒童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評估與診斷量表中文版 (Swanson, Nolan, and Pelham, Version. IV,簡稱SNAP IV)[8]

【研究說明】

1. ps128明顯減少自閉症男童的重複肢體動作與擺弄物品的強迫行為。

重複肢體動作與擺弄物品的強迫行為分數取自測量自閉症兒童行為問題的ABCT量表,連續使用ps128四週後,受試的自閉男童明顯減少重複固定肢體動作與擺弄物品的強迫行為。

2. ps128明顯改善自閉男童的自閉症三大特徵。

社會反應性量表主要用於測量兒童的社交溝通、社交互動、高度侷限興趣及重複行為模式,連續使用ps128四週後,受試的自閉男童在社交互動整體的分數上有顯著改善。

3. ps128明顯改善自閉男童過動/衝動及對立反抗問題

SNAP IV量表,連續使用ps128四週後,受試的自閉男童在過動/衝動方面的行為(例如:話很多)有顯著改善;對立反抗的行為(例如:自己犯錯遷怒他人)也明顯減少。

4. ps128明顯改善自閉男童焦慮情緒

焦慮情緒評量自閉兒情緒與行為的CBCL量表,連續使用ps128四週後,能明顯降低自閉男童的焦慮(例如:過度害怕與焦慮、固著的想法與睡眠障礙)。

研究2:ps128精神益生菌顯著改善幼童多項自閉症相關行為症狀

ps128對多項自閉症相關行為的改善,在年幼兒童身上的效果更為顯著,且副作用相當少見。

【研究方法】

研究人員使用ps128精神益生菌進行臨床實驗,邀請131名平均年齡七歲的自閉症男女童接受臨床實驗,連續6個月,依據測試者體重不同,每天分別服用300/600億菌數的PS128或其他由醫師開立之處方益生菌。臨床醫師在治療前後對每位患者做臨床整體印象(CGI)做評分。

【研究說明】

1.使用ps128後自閉症相關行為的改善率達87%

在使用ps128後,最常見的改善行為:

1. 提升專注力
2. 減少刻板(重複的)動作
3. 改善溝通技巧

2. 使用ps128後醫師對幼童自閉症相關行為的CGI評分下降到中度

在使用PS128後:

1. 醫師在CGI 的嚴重性評分從嚴重下降至中度。
2. 平均改善程度超過服用其他益生菌組的兩倍,極少出現副作用和嚴重不良事件反應。

參考資料

[1] https://www.cdc.gov/ncbddd/autism/data.html

[2] https://dep.mohw.gov.tw/dos/cp-5224-62359-113.html

[3] Herbert M. R.(2005). Autism: A brain disorder or a disorder that affects the brain? Clinical Neuropsychiatry, 2(6) ,354-79

[4]Fattorusso, A., Di Genova, L., Dell’Isola, G. B., Mencaroni, E., & Esposito, S. (2019).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nd the Gut Microbiota. Nutrients, 11(3), 521.  

[5]  Hsiao, E. Y., McBride, S. W., Hsien, S., Sharon, G., Hyde, E. R., McCue, T., … Mazmanian, S. K. (2013). Microbiota Modulate Behavioral and Physiological Abnormalities Associated with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Cell, 155(7), 1451–1463.

[6] Buffington, S. A., Di Prisco, G. V., Auchtung, T. A., Ajami, N. J., Petrosino, J. F., & Costa-Mattioli, M. (2016). Microbial Reconstitution Reverses Maternal Diet-Induced Social and Synaptic Deficits in Offspring. Cell, 165(7), 1762–1775.

[7] Liu, Y.-W.; Liong, M.T.; Chung, Y.-C.E.; Huang, H.-Y.; Peng, W.-S.; Cheng, Y.-F.; Lin, Y.-S.; Wu, Y.-Y.; Tsai, Y.-C. Effects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S128 o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in Taiwa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Nutrients 2019, 11, 820.

[8] Yen-Wenn Liu, Min Tze Liong, Yu-Chu Ella Chung , Hui-Yi Huang , Wu-Shun Peng , Yun-Fang Cheng , Yu-Siou Lin , Yu-Yu Wu, and Ying-Chieh Tsai, Effects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S128 o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in Taiwa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本文作者:Dr. Sam Noble

醫師:Dr. Sam Noble, MD,

學歷: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只差一步驟!輸入Email就能輕鬆訂閱

很高興你喜歡我們提供的健康資訊,也歡迎你訂閱Probiotic Lab益生菌新革命網站!若有更新文章,我們都會以EDM信件第一時間通知,你將不會錯過所有益生菌和健康有關的大小事!

Dr. Sam Noble, MD
Dr. Sam Noble, MD
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

Read more

Loc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