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失調能自癒嗎?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方法有哪些?本文將介紹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的運作方式及身體反應,並整理出10個簡單有效的自律神經失調自癒秘訣,幫助你找回生活平衡。
一、自律神經是什麼?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如何運作?
自律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分佈於全身,負責控制無意識的人體自主機能,例如心跳、呼吸、流汗、睡眠等。自律神經系統主要又可以劃分為 2 個部分: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1]
- 交感神經(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負責應對突發狀況、壓力、危險,可以讓身體快速進入備戰狀態,例如心跳加速、血壓升高、體溫上升、消化速度變慢等,以隨時應對突如其來的狀況。
- 副交感神經(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的功能則相反,負責幫助身體放鬆、緩和心跳與呼吸,讓人體能充分修復和休息。
當這兩者相互拮抗至穩定狀態時,身體就能應付所有的外來狀況,並好好地放鬆休息,達到平衡的狀態。
延伸閱讀:自律神經失調原因是什麼?一次認識原因、症狀、改善方法
二、自律神經失調能自癒嗎?試試這 10 大方式
自律神經失調能自癒嗎?現行的醫療方式會透過藥物與日常習慣的改善幫助緩解自律神經失調,越早發現、及早治療,康復的狀況就會越理想。以下是 10 個幫助自律神經失調自癒的方式:
(一)伸展身體
透過將生活步調慢下來,在工作告一段落時,伸展身體、放鬆肌肉,將注意力從工作上移開,有助於釋放交感神經的活性,舒緩工作壓力,進而幫助身心保持平衡。
(二)進行減壓放鬆活動
定期在每週生活中,幫自己安排一些減壓、放鬆的活動,例如畫畫、閱讀、聽音樂、聚餐、做瑜珈等,透過這些活動培養興趣,也能幫助刺激副交感神經,讓身體進入放鬆的狀態。
(三)接觸大自然
除了安排一些紓壓活動,到大自然中走走,不僅可以放鬆身心,多曬太陽還可以幫助調節生理時鐘,有助於交感神經維持正常運作。

(四)調適情緒
除了營造放鬆的外在環境,也可以透過閱讀心理書籍、看電影或是上身心成長課程,來使內在平靜下來。學習調整自己的情緒,並理解情緒就像是海浪漲潮,有高有低是正常的,當我們理解情緒產生的原因後,就毋需苛責自己。多做這些練習對於長期處在焦慮、壓力底下的我們有非常大的助益。
(五)保持生活的彈性和開放性

在遇到壓力、緊張、焦慮等情緒時,學習接受自己的每一個面向,保持開放的心態迎接生活中的挑戰。當面對壓力的態度有所改變,也會進而影響自律神經系統,身體也會有相當不錯的轉變。
(六)練習腹式呼吸
有意識的調整呼吸是影響自律神經的有效方法之一,台灣自律神經健康協會的文章指出,自律神經雖無法被意識所控制,但可以透過調整呼吸來穩定。當我們能均勻緩慢地呼吸,就能幫助副交感神經啟動,平衡掉交感神經的緊繃。[2]
(七)尋求專業協助
自律神經失調其中一個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出現焦慮、憂鬱等情緒,當日常改善方法都無濟於事,且生活已被嚴重影響時,應盡快尋求專業的身心科、神經內科等醫療協助,透過藥物或是心理諮商,幫助你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困擾。
(八)維持規律的作息
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確保充足的睡眠,可以幫助身體形成自然的生理時鐘,降低交感神經的壓力,穩定自律神經。
(九)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每天適當地做一些鍛鍊心肺耐力的有氧運動,像是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於提升身體的自我調節能力。運動不僅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更有助於釋放積壓已久的情緒、減輕心理壓力,幫助神經系統放鬆。
(十)均衡飲食,維持腸道健康
健康、均衡的飲食可以幫助神經系統穩定,特別注意過多的咖啡因、糖分,可能會刺激神經系統,讓情緒長時間處於亢奮狀態,因此應適量或避免攝取。
若想要放鬆神經系統,可以多補充「鈣」能幫助肌肉與心臟的正常收縮及神經的感應性;補充「鎂」則有助於心臟、肌肉及神經維持正常功能。另外,近年的學術研究已證實「菌-腸-腦軸」與許多神經障礙或是身心疾病的致病原因相關。精神益生菌(Psychobiotics)的研究與應用,成為目前最熱門且快速發展的領域,經諸多研究證實能有效改善情緒、壓力與睡眠等問題。[3]
根據臨床研究,長期處於高壓環境的工作者在食用精神益生菌 PS128 後,90% 的人感受到壓力明顯減輕,70% 的人睡眠狀況獲得改善。而 PS128 還能促進神經元再生及保護,平衡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有助於改善記憶力、專注力、學習能力和認知功能,並控制情緒、保持良好心情。[4]
想更了解「精神益生菌 PS128」的功用?歡迎到 Probiotic Lab 查看更多相關資訊!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草屯療養院引進心率變異(HRV)檢測自律神經功能
[2]:社團法人台灣自律神經健康培訓暨發展協會,自律神經與呼吸調控
[4]:Yu-Ting Ho, Ying-Chieh Tsai, Terry B. J. Kuo, and Cheryl C. H. Yang. Effects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S128 on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Sleep Quality in Self-Reported Insomniac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ilot Trial. Nutrients. 2021 Aug; 13(8): 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