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也能幫助失眠、緩解壓力焦慮!
近年來許多有力的研究證明腸道微生物在腸道和神經系統的交互作用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藉著調控腦部的化學物質影響內分泌神經系統,人們壓力反應、焦慮以及記憶功能[1][2]。PS128經實驗證明能夠有效舒壓、緩解憂鬰、失眠與焦慮症症狀,同時能調節體內血清素與多巴胺的濃度。
焦慮與失眠之間的關係就如同一顆輪子,焦慮會讓人失眠,而失眠則讓焦慮加劇。根據蓋洛普(GALLUP)2023年調查142國家的成年人,約有4成感到憂慮與很有壓力;而在其「2022年全球工作場所報告」*中,全球員工的壓力指數持續創下新高,有高達44%的成年人每天感受到巨大壓力,東亞地區又以香港53%上班族感受最強。在英國,約每七人中就有一人出現職場焦慮;日本多數人**因長期兼顧工作與家庭的壓力,時常處於睡眠負債的狀態。
睡不著的原因相當複雜,但很多與壓力有關。壓力大易造成憂鬱、緊張焦慮,進而導致失眠,長期以來影響身體健康,更有可能與罹患憂鬱症、失智症有關。晚上睡不著、睡不好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睡不著怎麼辦?」、「失眠怎麼辦?」等更成為Google線上最常出現的問題。
高壓工作者,心緒焦慮的三明治中世代族群、日夜顛倒的輪班制工作人員,長期晚上睡不著、睡眠品質不佳,影響身體賀爾蒙代謝、內分泌與免疫機能,也會使大腦中的杏仁核無法正常運作,易導致情緒容易焦慮、易怒且不穩定。實驗團隊攜手國內醫學中心精神醫學部身心科醫師探究睡不著的原因,將「精神益生菌:︁植物乳桿菌PS128」應用至人體臨床研究,經實驗證實,可幫助紓壓,有效降低高壓工作者唾液中壓力賀爾蒙含量、改善焦慮症症狀和睡眠品質結果,並將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
頂尖科學期刊『科學』(Science)在2013年即將微生物研究列入十大科學突破,許多研究顯示,透過食用特定益生菌「菌株」可幫助調節腸道菌群、腸道通透性、對抗體內發炎及抗氧化反應,甚至能對宿主健康產生影響,如延緩疾病、調節代謝疾病和預防併發症等。而「精神益生菌」(psychobiotics)是藉由特殊益生菌「菌株」,在腸道微生物與大腦的交互溝通作用發揮重要影響,稱之「菌-腸-腦-軸線」,對於一般性精神障礙如壓力、憂鬱、焦慮、失眠或其他神經性疾病如自閉症、帕金森氏症的正向影響已陸續被許多臨床研究證實。
PS128改善高壓科技業從業人員精神壓力與睡眠品質 (人體臨床)
研究團隊過去從動物實驗證實精神益生菌PS128可調節腦中血清素、多巴胺及壓力賀爾蒙。據2019年美國保險集團調查,台灣人工作壓力高居全球第二,高達54%信息產業(IT)工作者由於大量工作與工作環境的不確定性而出現壓力、抑鬱、焦慮等睡眠問題,而長期睡眠不佳與高壓可能造成焦慮與抑鬱的患病率增加。
此次發表的臨床研究為計畫中「高壓從業人員使用益生菌前後對睡眠精神症狀的關聯研究」之其一子項目。為取得較顯著之實驗結果,研究團隊結合專精職場壓力管理的醫學中心身心科醫師,共同探討高壓電子業職員服用PS128益生菌前後的生理、心理、睡眠等指標之改變情形。
指標性突破:高壓個案壓力賀爾蒙指數顯著降低
此次臨床研究共從90名電子業職員中,依照壓力知覺量表篩選出32名高壓個案,連續8週每日服用PS128,發現受試者在自覺到壓力、整體工作壓力大、自覺工作負擔、失眠嚴重度、憂鬱、緊張、焦慮、生活品質等指標皆有顯著改善,結果顯示90%受試者精神壓力有所改善、70%睡眠狀況有改善。此研究不僅明顯降低受試者主觀的自覺壓力、感到更放鬆紓壓,更證實了服用PS128可降低人體唾液中cortisol(壓力賀爾蒙)含量,為本次實驗之指標性突破,為全球高壓工作者帶來一線曙光。

【研究方法】
為開放性標籤研究,旨在探討PS128對於高壓電子業從業人員介入前後的生理、心理、睡眠等指標之改變情形。
本研究受試者在被邀請參加試驗時(V0)須簽署受試者同意書、接受壓力知覺量表評估是否符合納入條件,符合條件者則採集唾液檢體,填寫其他精神、壓力、腸胃道症狀及睡眠等相關評估問卷,並以軟體進行TAP注意力檢測後,領取試驗膠囊,於領取當天開始每天食用一次,一次2顆,於睡前食用。受試者於8週後(V1)接受第二次問卷評估及Fitbit紀錄輸出並繳回剩餘膠囊,以便研究人員紀錄食用以及睡眠的情形。受試者的唾液檢體將用於分析客觀的壓力相關指標。研究設計簡圖如下。
本研究在90名電子業從業人員中,依照壓力問卷篩選出36名符合條件個案,最後完成個案數為32名。經過8週以精神益生菌PS128介入,每日服用2顆含200億活菌之膠囊。

【研究結果說明】
在結果中可見,受試者在自覺壓力指數量表、整體工作壓力大的指數、自覺工作負擔、壓力賀爾蒙cortisol指數、睡眠品質、焦慮症測試指數等指標,皆有顯著改善。
期刊發表:
[1] Hizli Sayar G, Cetin M: Psychobiotics: The potential therapeutic promise of microbes in psychiatry, Klinik Psikofarmakoloji Bülteni-Bulletin of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2016;26(2): 93-102.
[2] Bravo JA, Forsythe P, Chew MV, et al: Ingestion of Lactobacillus strain regulates emotional behavior and central GABA receptor expression in a mouse via the vagus nerv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1;108:16050-16055.
* Gallup 2022 Report “State of the Global Workplace”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021年調查
本文作者:Dr. Sam Noble
醫師:Dr. Sam Noble, MD,
學歷:Kaohsiung Medic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