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改善老人失眠的情形?老人失眠吃什麼?本文將介紹老人失眠的5大原因、5大關鍵營養素與其食物來源,並分享能夠有效改善老人睡眠的10個生活習慣,幫助銀髮族改善失眠困擾!
一、為什麼老人容易失眠?5 大常見原因分享!
睡眠有分為淺睡期、深淺睡、熟睡期 3 大階段,熟睡期只佔整體睡眠時間的 15~25%,卻是修復大腦與身體、鞏固記憶與情緒平衡的關鍵階段!而年長者常有難以入睡的問題也是因為熟睡期減少,導致常常睡不久。這種碎片剝奪式睡眠會使睡眠週期紊亂,降低睡眠品質,長期更會影響腦健康!
長期失眠不僅影響精神狀態,還可能導致記憶力下降、免疫力減弱、情緒不穩等症狀,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3]!
除此之外,根據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高齡營養研究中心[1]資訊,台灣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中,有 50.8% 曾經歷失眠,而每週至少失眠 3 次、持續 3 個月以上的慢性失眠症患者[2]更高達 27%!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年長者難以安穩入睡呢?以下為你分享 5 大影響睡眠的關鍵因素!
原因 1:褪黑激素減少
褪黑激素是一種調節生理時鐘、幫助人體進入睡眠狀態的重要激素,但隨著年齡增長,體內 褪黑激素分泌量會下降,導致年長者入睡變得更困難,甚至影響睡眠品質[5]。
原因 2:女性賀爾蒙變化
女性在更年期後,雌激素與黃體素的分泌會大幅下降,影響體溫調節、情緒與睡眠,不少女性會因為潮熱、盜汗而在夜間頻繁醒來。更年期同時也有可能影響血清素的平衡,導致更難入睡[7]。
原因 3:夜間頻尿
夜間頻尿(Nocturia)對年長者來說是很常見的問題,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尿液生成模式會改變,導致夜間產尿量增加,再加上膀胱儲尿能力減弱,會更容易頻繁起床上廁所,讓睡眠品質不好。
除了年紀漸長的因素外,糖尿病、心臟衰竭、攝護腺肥大等慢性疾病也會導致夜間頻尿,而飲食習慣也可能是元兇。國外睡眠協會文章指出,如果睡前喝太多水、咖啡或酒精,更容易增加夜間尿意[4]。
原因 4:心理與情緒因素
退休後的生活變化、減少社交活動、子女離家都有可能讓年長者感到孤單與焦慮,進而影響睡眠品質[6][8]。而美國醫學會雜誌中的研究也顯示 40% 以上的失眠患者皆有憂鬱症或焦慮症等心理健康問題[9]。
憂鬱症患者容易出現早醒問題,焦慮則可能導致入睡困難或半夜醒來無法再度入睡。建議透過適當的運動、社交活動或心理諮商幫助調適情緒、改善睡眠。
原因 5:慢性病用藥影響
年長者常需要服用多種藥物來控制慢性病,但以下藥物可能會影響睡眠[6]:
- 類固醇:可以緩解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哮喘等發炎性疾病的症狀,但會讓人精神亢奮,難以入睡。
- 降血壓藥:降血壓藥可以控制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等症狀,但會降低褪黑激素分泌,導致難以入睡或頻繁醒來。
- 利尿劑:讓人頻繁想上廁所,半夜頻尿也會影響連續睡眠。
二、長輩失眠不再靠安眠藥,5 大營養素和具助眠功效的精神益生菌能幫助入睡!
安眠藥治標不治本,且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其他負面影響。想睡好覺,不一定要吃安眠藥,也可以透過補充以下營養素達到好眠效果!
1. 色胺酸
色胺酸(Tryptophan)是一種天然胺基酸,可以提供製造血清素的原料,幫助身體放鬆、提高入睡機率。
- 色胺酸食物來源:香蕉、雞蛋、乳製品、堅果類(南瓜子、芝麻)、秋刀魚、雞肉、豬肉、燕麥。
2. 鎂
鎂具有放鬆肌肉、穩定神經的作用,能夠減少焦慮、幫助入睡,而美國國家衛生院的研究也證實失眠患者體內的鎂濃度較低,因此適量補充鎂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9]。
- 鎂含量豐富的食物:堅果類(腰果、杏仁)、深色蔬菜、燕麥、紅豆、薏仁、吻仔魚、小麥胚芽、黑白芝麻。
3. 胺基酸
美國國家衛生院的研究指出,離胺酸、甘氨酸、精胺酸等胺基酸可以幫助調節腦內血清素,讓人放鬆、容易入睡[10]。
- 胺基酸食物來源:魚肉、雞肉、大骨湯、菠菜、高麗菜、香蕉。
4. 維生素 B 群
維生素 B 群與血清素、色胺酸的轉換有關,能幫助神經系統穩定。
- 維生素 B 群食物來源:瘦肉、蛋、牛奶、肝臟、深綠色蔬菜、全麥製品。
5. GABA
GABA 除了幫助入睡外,也有調節身心壓力的功效,幫助你一夜好眠!
- GABA 食物來源:全穀雜糧類、發酵食品、奶蛋類、柑橘類水果、羽衣甘藍、菠菜。
6. 精神益生菌PS150
許多長輩習慣服用安眠藥解決當下失眠的困擾,但長期使用可能導致藥物依賴性、注意力不集中、跌倒風險增加[11]等問題。因此建議改為食用有助眠功效的精神益生菌(如:PS150) ,透過菌腦腸軸幫助平衡自律神經,幫助體內合成血清素與多巴胺,提升身體中褪黑激素含量,重建生理時鐘。在睡眠周期方面,能有效縮短入睡時間、並增加深層睡眠的長度。同時幫助紓緩壓力與緊繃的精神,提升深層睡眠的穩定度。
助眠精神益生菌並不像安眠藥物,會讓我們在短時間內睡著及容易產生依賴性,而是透過菌群調節體內自癒力,生理時鐘以及睡眠周期,從根本慢慢改善睡眠問題[12]!除了食用有助眠功能的精神益生菌,也推薦搭配接下來介紹的 10 大生活習慣,更進一步改善失眠狀況。
三、年長者想改善睡眠品質,先養成以下 10 大生活習慣!
(一)建立良好睡眠習慣
建議長輩養成每天固定時間上床與起床的好習慣來改善失眠,以維持固定的生理時鐘。
(二)避免白天小睡或躺床超過 1 小時
白天過度小睡會影響夜間的睡眠品質,導致晚上不易入眠,即使是假日或前一天睡不好,也應該避免補眠。如果真的需要補眠,建議午睡不超過 30 分鐘,並避免在下午 3 點後小睡,以免影響夜晚的睡意。
(三)泡腳或溫水澡有助睡眠
根據美國睡眠國家基金會的資料指出,睡前讓腳部溫暖能幫助身體放鬆,縮短入睡的時間,並減少發生睡眠中突然驚醒的情況[13],因此建議長輩可以透過泡腳或溫水澡的方式幫助入眠。
(四)養成運動習慣
每天進行適量運動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更有助於紓解壓力,提高夜晚的睡眠品質,也可以在睡前留 1 小時左右做放鬆或舒緩的運動,讓我們能更快速入睡。但需要注意,應避免睡前 2 小時內進行激烈運動,以免情緒過於亢奮,反而睡不著覺。
(五)均衡飲食
除了日常生活中應該避免高油、高糖、高鹽,睡前感到口渴或飢餓時,也盡量不要大量飲水或吃很多食物,這樣做不僅可以幫助入睡,也能降低夜間頻尿的機會。
(六)調整睡眠環境
確保臥室安靜,調節適當的光線、溫度與濕度,並保持空氣流通,能夠提升睡眠品質。若擔心長輩半夜起床會看不見路而跌倒,可以留個小夜燈以降低風險。
(七)寫下煩惱,安心入眠
如果晚上容易胡思亂想無法安心入睡,不妨把擔憂的事情寫下來,讓自己有種「已經處理過」的感覺,減少焦慮、幫助入睡。
👉延伸閱讀:
(八)睡眠環境不要放置時鐘
在床邊擺放時鐘可能會讓人不斷注意時間,反而造成焦慮,讓入睡變得更加困難。因此建議將時鐘擺遠或轉向,避免在睡不著時不斷盯著時鐘。
(九)避免在床上進行與睡眠無關的活動
建議養成「床只用來睡覺」的習慣,避免在床上滑手機、看電視、工作等跟睡眠無關的活動,以免影響大腦對「床=睡眠」的條件反射。
(十)補充精神益生菌
挑選益生菌時,需注意並非所有益生菌都對睡眠和大腦健康有益,建議在購買前,首先了解不同菌株的功效。其中,精神益生菌能藉由調節腸道菌相,透過菌腦腸軸影響大腦,特定菌株有助眠的功能,能夠調節生理時鐘、縮短入睡時間、增加深層睡眠的長度,提升睡眠品質,是針對睡眠長期保健的好選擇。
精神益生菌 PS150是全球第一支針對睡眠改善研究的精神益生菌株,除了幫助入睡以外,也增加了深層睡眠的時間,幫助熟睡,進而提升睡眠品質,亦可改善因咖啡因引起的睡眠障礙。同時,實驗顯示其在放鬆情緒及舒緩壓力上有明顯幫助[14][15][16][17]。
想了解更多 PS150 的資訊嗎?立即到 Probiotic Lab 查閱,並點擊下方按鈕訂閱電子報掌握最新消息!
👉延伸閱讀:
- 自律神經失調6大原因、症狀、10種改善方式一篇統整給你!
- 自律神經失調能自癒嗎?10個簡單有效的改善方法推薦給你!
- 帕金森氏症剛開始有哪些前兆?一文看懂早期病徵和治療方式
- 自閉症會好嗎?自閉症三大特徵、症狀原因與自閉症評估量表
- 失智症前兆有哪些?了解10大失智症初期症狀、預防與治療方法
- 阿茲海默症前兆有哪些?一次認識10大症狀及6種預防方式!
參考資料:
[2]: 失眠怎麼辦 | 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 2023.
[4]:Nocturia: Causes and Treatments for Frequent Urination | Sleep Foundation. 2024.
[8]:Insomnia and Older Adults. 2023.
[9]:Epidemiologic Study of Sleep Disturbances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11]:老人睡眠知多少|台大醫網. 2014.
[12]:好累睡不著? 益生菌補充可改善失眠?
[13]:Sleeping With Socks On: Can Warm Feet Help You Fall Asleep?